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档案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文章来源:365体育投注官方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1-04   浏览量:[]

为推动泸州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使档案事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档案事业和地区电子政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2011年—2015年)》,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泸州“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和“四个四”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各级档案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满足国家、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进一步促进泸州档案信息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泸州全面建设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经济发展高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提供全方位档案信息服务。

基本原则: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安全保密;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总体目标:紧密依托省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地区电子政务建设,以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以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为保障,深入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采集标准化、信息存储安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争取在“十二五”末,市、县两级档案馆形成结构合理、网络健全、管理有效、服务便利、覆盖全社会的现代档案管理和服务体系,市级初步建成数字档案馆。

主要任务:

㈠积极推进网站建设,县级以上档案馆要全部建成档案信息网站。市、县两级档案网站要对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断整改,逐步开展网上开放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查询、现行文件查询和档案信息资源馆际交流等新的服务方式,着力打造一个为民、便民的档案服务网站,推进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㈡加快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一是市、县两级档案馆要逐步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以现实需要为前提,分阶段、分步骤稳步实施,对珍贵、重要、易损和利用频率高的历史档案可先进行数字化工作;二是通过接收和征集等方式不断丰富电子档案、照片、录音录像等各种载体的馆藏档案,不断完善馆藏照片、录音录像档案和“重大活动”档案数据库,逐步建成具备“收集、管理、存储、利用”功能的数字档案馆。

㈢积极与本地网管中心、信息中心协作,加快电子文件接收管理中心建设,为党委和政府工作提供服务。

㈣推进档案数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档案数据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平台安全管理体系。

㈤市、县两级档案馆要积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把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地方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中,积极争取政策、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为档案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建设内容和实施步骤

㈠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①做好综合档案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市档案系统要抢抓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支持力度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争取省档案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与市发改委通力合作、精心安排,继续积极抓好四县三区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对已纳入“十二五”规划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综合档案馆建设,要将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馆总体规划,明确机房选址,明确机房用电、消防、防雷等安全要求,明确档案馆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以及线路走向等内容,并由具有系统集成、保密等相关资质的公司设计编制包括网络布线、软硬件平台和智能化库房控制及安防设施建设在内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力争在2011年竣工。同时将继续做好其余各区县新建项目的争取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市档案馆有较大改观。

②加强档案信息采集、处理平台建设。市县两级档案馆要按照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和“电子档案接收(备份)中心”的要求,想尽办法在2015年以前逐年配置适应工作需要的电脑、高速扫描仪、专用照片扫描仪、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音(视)频数据采集器、刻录机等设备,逐步建立纸质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等信息采集工作室。同时,运用先进的照片、音像处理软件,对拍摄、采集的照片、音像数据进行规范编辑,确保档案信息规范、科学、安全、有效。

③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内网和互联网网站平台建设。各级档案部门要对网站的栏目、内容、形式要精心设计,并不断进行改进,做到页面美观、栏目合理、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查询便利。2011年起,各级档案网站要启动信息查询系统建设,有计划地上载开放档案目录、已公开现行文件目录、图书资料目录、珍贵档案目录、特色档案目录和档案全文信息。2013年,市县两级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平台具备在线档案目录查询功能;2015年,市县两级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平台具备在线查阅档案全文功能,基于党政网的档案信息平台具备在线接收电子文件(档案)数据功能。

④积极推广使用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软件。全市档案馆和基层室继续使用的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到“十二五”末,全市各级档案馆、档案室使用规范软件要达到100%。同时,要积极加强指导和培训,全面提高档案人员的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为档案信息的采集、归档、移交,进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档案行政部门要把档案信息建设作为业务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督促指导。同时把各单位信息化建设纳入年度文件归档检查、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等活动的重要内容,以此促进基层档案室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

㈡加强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

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目录数据的质量。到2015年底,市(州)档案馆实现文件级目录计算机检索,县级档案馆案卷级目录、50%以上文件级目录实现计算机检索。各级综合档案馆要以利用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数据库、新农村档案数据库,建立人名索引、婚姻档案、知青档案等涉及民生的专题目录数据库,以及其他具有本地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从2013年起,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接收档案进馆时,应同时接收符合要求的机读目录,没有机读目录的档案应补齐著录条目,否则不予接收进馆。市档案馆做好全市相关数据库整合工作,逐步实现全市性数据库共建共享。

开展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建立档案全文数据库。2011年起,全市各级档案馆要有步骤地启动馆藏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优先对珍贵、重要、易损和利用频率高的历史档案可先进行数字化工作。到2015年,市档案馆全文数字化不低于30%,县区档案馆全文数字化不低于15%

稳步推进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对录音、录像、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建立一定规模的多媒体档案数据库。2011年起,市档案馆要启动馆藏照片、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工作,分别建立语音、视频和静态图像数据库。有条件的县、区档案馆、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以及机关单位档案室也要尽快开展多媒体档案数字化工作,积极建设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对今后新接收和征集的录音、录像档案要随时转换成规范的数字信息,存入馆藏数据库系统,并刻录成光盘一式三套,一套提供利用,一套本地保存、一套异地保存。

“十二五”期间,市县两级综合档案馆应按照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要求,建立电子文件中心,积极参与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工作,保证电子文件及时归档、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2013年前,市县两级档案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指导立档单位制订本单位《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建立本单位电子文件归档、利用等管理制度,对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实行集中管理,并按规定向同级档案馆移交,与档案馆共同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工作。2013年前,市档案馆建成电子文件中心并开展电子文件接收工作;“十二五”末,各区、县档案馆建成电子文件中心并开展电子文件接收工作。

㈢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

①全面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根据《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提出的建设原则、目标、内容和功能要求,2011年市局完成本地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2012年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安全保密、切实可行”为原则,通过分期建设,逐步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规范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检索利用网络化的目标,完成“三网一库”(局域网、电子政务内网、互联网、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任务,构建起了涵盖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利用全过程的数字档案馆业务系统,实现档案馆业务流程的全数字化。到2015年初步建成数字档案馆。有条件的区县档案馆也要逐步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

②建成一批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室)。各级档案馆要指导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馆)要积极推进数字档案室(馆)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市以江阳区档案馆、泸州市法院档案室、泸州国税局档案室、泸州老窖集团有限公司档案室等为重点,建成一批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室),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㈣加强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①加强档案信息传输系统安全保密。局域网、党政信息网要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上网信息要经过严格的保密审查,涉密文件、涉密信息以及非公开的档案信息和一些不宜公开的信息一律不得上网;上网的档案目录、文件目录要经过严格的划控和鉴定,非开放目录、涉密目录和一些不宜上网公开的开放档案目录、文件目录等都不得上网。在因特网上提供已公开档案目录查询服务的,要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和系统安全。

②加强档案数据存储安全管理。各级档案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计算机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确保计算机在采集、编辑、存储档案数据时安全运行,进而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要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档案数据存储设备,对已建立的档案数据库,采用移动硬盘、光盘刻录等形式进行异地备份,条件好的单位要配置磁盘阵列柜,或进行DVD刻录备份,确保档案数据安全。

③切实保证档案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加强对档案移交进馆单位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内容完整、准确、统一。对已归档的电子文件要进行加密或写保护,防止电子档案在传输和利用过程中被改动,以确保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有效。

四、保障措施

㈠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市级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作为本地信息化建设领导组成员单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当地电子政务建设,探索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各区县档案部门必须增强对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争取尽快进入本区县信息化建设领导组成员,参与当地信息化建设、电子文件管理等相关工作,以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同时市档案局要成立数字化档案馆假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档案局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对市级、区县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督促、检查和引导,研究、协调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监督、审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和安全管理。市档案馆继续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和评比表彰的内容。

㈡制定完善标准规范。要按照国家和省档案局制订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档案著录格式规范》等,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并完善《泸州市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泸州市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规范》、《泸州市电子档案移交进馆办法》等技术规范,为全市各级档案馆、室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标准,防止各自为战,造成资源浪费,达到全市档案基本数据库和电子文档格式规范、标准统一、管理科学、存储安全、传输便捷。

㈢钻研课题提升水平。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争取科技部门的支持,申报科研课题,争取科研立项,组织技术力量,围绕档案信息化建设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以档案学会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档案人员围绕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展学术研讨。通过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切实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难点和发展障碍,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队伍的科技水平和应用能力,努力探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有效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㈣整合资源加强培训。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各级档案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引进信息化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十二五”中期,地区档案系统的业务干部都能上网工作,关键技术开发和保障岗位都有过硬的技术骨干和后备人选。同时把对外引进和对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档案信息化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重点开展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档案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十二五”期间,市档案局将有计划地组织信息化专业人员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先进地区考察学习。

㈤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建设绩效评比机制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先进评比和典型示范机制。在档案信息化规划执行过程中坚持层层分解、步步细化,并与评比、考核相结合,以加强对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控制力,避免分散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充分发挥档案科技专家和社会信息化专家的作用,建立专项考评制度和办法,开展相关评比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带动地区档案信息化健康、全面发展。

 

20111020

川公网安备 51050202000225号